當前位置:主頁 > 名家專欄 > 專欄

色彩管理也要“內循環”

時間:2021-03-23來源:科印網作者:趙廣、姚磊磊

  當今上海電氣,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包裝安全,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嶄新的經濟格局正在形成。數碼印刷在中國

  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國內印刷企業一方面今年關門結業的消息也不絕于耳,另一方面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愛克發,軟實力開始越來越多地被企業提上了議事日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我們呼吁在這個非常時期,色彩管理也不應再為了接外單而認證認證,而是要開始落地、開始應用;也要像我國經濟發展一樣,開始積極地進行“內循環”。陜西北人

  曾幾何時,色彩管理最先被炒得甚囂塵上的幾乎都是華南沿海的企業,尤其是外向型企業以及相關的下游供應鏈承接外發企業。由于此類訂單的高附加值和高利潤,所以這些企業趨之若鶩紙箱紙盒,為了達到客戶的一系列國際高標準要求而率先吃螃蟹、試水色彩管理,例如Fogra PSO、G7認證,以及GMI認證等等,企業投入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設備系統,大量的人力物力裝訂,一切為了接單而認證,這種形勢算是“外循環”使然。時至今日,傳聞東南沿海的某一些企業,竟然也還存在由第三方代印認證樣張以獲得某項色彩資質認證的情形,這種純粹為了接單而認證對企業的技術提升可謂毫無幫助。上海光華

  今年形勢陡變軟件,倘若沒有了品牌商外單的硬性要求,印刷企業是否就不需要提升,不需要色彩管理標準化了呢?筆者認為恰恰相反,越是艱難困頓之時,越要鍛造自身競爭力膠印,越要沉下去實踐色彩管理,越要實現“內循環”。印刷配件

  那么,色彩管理的“內循環”需要循環什么要素呢?這里的“內循環”并不是片面地指國內訂單國內消費,而是涵蓋技術應用的以始為終,周而復始;知行合一惠普,頭尾一致。其實無關于品牌商要求,而是企業自身軟實力的循序漸進。要想實現色彩管理的內循環,筆者認為企業內部實際生產應用要達到“五大循環”的色彩一致性:投資采購

  1. 不同的生產環節出來結果一致:從屏幕軟打樣到數碼打樣,到實際上機大貨生產過程的色彩都要能保持一致,同時可以近似模擬出不同承印材質的效果。這樣的好處是用最少的投入可以實現與終端客戶的色彩確認化妝品包裝,因為做到了數碼樣的色彩就是印刷樣的色彩,此其一;其二如有問題能夠在最前端發現,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例如發現客戶樣與數碼樣不一致時可以即時剎車;其三,節省大量上機時間經營管理,減少來回改版的成本,充分利用印前文件處理調整的便利性來減輕印刷跟色的繁瑣勞動。印刷商巡禮

  2. 不同的作業員工出來結果一致:很多時候不同的作業人員由于履歷不同,認知不同,經驗不同,操作手法不同EFI,造成了色彩結果的不一致性,這在印刷機長上面反映出來是最明顯的,同一臺機白班與夜班印刷出來效果不一樣,同一套版A機長與B機長印刷出來結果也不一樣。同時由于此次常態化的疫情讓熟練技工的流失更加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桎梏。所以如果能夠降低人工經驗的依賴性,實現標準化作業凸印,那企業的內循環就上了一個大臺階。套印

  3. 不同的時間段印出來結果一致:曾經有不少做過色彩管理的企業往往能夠在一個時間點上獲得色彩的一致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三五個月之后,逐漸又走回原來的老路。實際上,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缺乏標準化的管理意識失業,對于設備的維護保養沒有執行到位,對于原材料的來料檢測沒有認真貫徹,甚至是隨意更換,對于生產過程控制也是掉以輕心,結果造成同一臺機同一個人也印不回之前印刷色彩的情形。但倘若能夠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科印報告,就能確保在不同時間段都能夠印出來一致的色彩,包括打樣、翻單在內的色彩跟色問題將不再是企業的心頭之患。色序


趙廣專欄

總訪問量:78836 更新時間:2021-03-23 10:55:21

研究生學歷,資深美國G7 10+, 美國BrandQ供應鏈認證專家、德國Fogra PSO、瑞士Ugra PSO認證專家,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廣東省印刷復制業協會特聘專家,國家印刷標準化觀察單位成員,科印網專欄名家;目前為超過50家次企業獲得過G7/PSO標準化認證和色彩服務,多次在《印刷技術》《今日印刷》《中國印刷》《印刷工業》《印刷雜志》《香港印藝月刊》等發表技術文章,致力于推動標準化應用落地,為數十家企業的色彩標準化顧問。微信自媒體公眾號:色彩標準化。

專欄分類
推薦專欄
推薦閱讀
人物訪談
古装成人版三级在线播放,体验区120秒无码爱视频,操幼女精品,三级片网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