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資訊 > 印刷企業

創新工場 | 領跑POP,疫情下增長36%,瑞時的創新“密碼”是什么?

時間:2021-04-10 10:27:49來源:科印網作者:王浩

  進入“十四五”時期,面對行業新發展格局,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政策指引下,為了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推進印刷包裝行業的創新發展,承擔服務行業的使命責任,科印傳媒特別打造行業開放式創新平臺——【創新工場】,以創新為主線,發掘行業創新案例,梳理企業創新路徑,為行業構建一個共思、共創、共贏的創新平臺,推動行業的交流與發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

  “創新工場”計劃聚焦信息資訊發布、宣傳展示等核心功能,圍繞創新視野、創新案例、創新十強三個欄目進行平臺搭建。本期【創新工場】為大家帶來新一期創新案例報道。

 

  2011年,憑借POP(Point of Purchase,終端促銷廣告)產品商身份,擺脫被動加工地位的瑞時入選首屆“中國印刷業創新十強”榜。10年過去,這家企業又經歷了怎樣的轉型升級呢?近日,我們采訪了上海瑞時創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時)董事長羅喜榮,聽他來講一講瑞時的創新“密碼”。

  領跑POP,在求變中發展

  2005年,35歲的羅喜榮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瑞時印刷有限公司。一個偶然的機會,羅喜榮接觸了國外的瓷磚廠商,在完成客戶需求,做瓷磚展示陳列樣品的時候,他了解到了POP這一領域。

  POP——用以刺激、引導消費,活躍賣場氣氛的廣告品,羅喜榮深覺這是一個發展藍海。“POP在產品營銷、企業品牌活動上很有前景,所以我們在2006年底的時候決定轉型。”就這樣,2007年,瑞時正式由傳統印刷轉型,切入紙質POP道具制作賽道,成功完成轉型升級。

  瑞時的定位不是印刷加工,而是生產終端銷售所需要的一切配套產品。“將印刷品與瓦楞紙板、木板、KT板、雪佛板、金屬架、塑料、PVC、PET等材料結合起來,通過結構設計和創意設計,制成各種形狀的展示道具,這就是我們的產品。”羅喜榮介紹道。

 

  憑借“研發設計+加工+生產+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模式,瑞時在一眾印刷廠和廣告商中脫穎而出。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一些企業倒閉,大量優秀人才流入市場。羅喜榮轉危為機,一方面補強團隊,一方面將品牌渠道拓展到三四線城市,瑞時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以創新為底色,瑞時不斷進行產品的迭代升級,在行業內持續領跑。

  2011年,瑞時以擺脫被動加工地位的POP產品商身份,入選首屆“中國印刷業創新十強”榜。同年,羅喜榮也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投資新廠,落戶金山。當羅喜榮決定在金山這片熱土上繼續書寫傳奇的時候,他給瑞時的企業名稱增加了“創展”兩個字,從產品定位來看這代表“創意展示”,從企業定位來看這蘊含“創新發展”。而瑞時也確實如他所愿,展翅騰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15年,瑞時正式從閔行工業區整廠搬遷至金山,成為第一家在上海市金山國家級綠色印刷示范園區內投產經營的印刷企業。廠房擴大、設備升級的同時,瑞時也完成了包括管理流程、體系、資質、團隊在內的一系列建設,迎來了發展新紀元。

  轉眼又是一個五年,隨著新零售、新消費和個性化定制的潮流驅動,瑞時發展再上新臺階。2017年,憑借組裝精致、品質精湛的《娥佩蘭小臺架組合》作品,瑞時斬獲“美國印刷大獎”班尼金獎。2018年,瑞時作為首屆中國印刷業創新大會印刷創新項目產融對接路演企業進行了精彩演講。2020年,疫情下瑞時“危中尋機”,開啟了和直播公司的合作業務,在為客戶品牌提供終端營銷促銷服務的同時,其業績也得到了36%的增長。

 

  “瑞時不會成為航空母艦或者豪華大游輪,它應該是一艘靈活輕便的私人游艇,哪里風景最好就駛向哪里,而那里,航母和游輪可能進不去。” 采訪中,羅喜榮形象地比喻道。作為業內第一家轉型到POP領域的印企,瑞時獨辟蹊徑,不斷攀登,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最美風景,而它也將堅持初心,在求變中發展,堅定地做中國環保、智能、個性化定制紙質場景式展覽、展示的集成提供商。


推薦專題

2020科印傳媒活動

以會凝智,以展聚力。...[詳細]

展望數字包裝發展

《2022年數字印刷在包裝領域的增長報告》的...[詳細]

2019科印游學

科印游學起始于2007年,經過十多年的資源積...[詳細]

推薦
  • 資訊
  • 技術
  • 文庫
  • 專欄
古装成人版三级在线播放,体验区120秒无码爱视频,操幼女精品,三级片网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