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期刊 > 印刷經理人

從精益生產,到智能制造

時間:2019-06-19 16:54:26來源:科印網作者:王麗杰

  剛剛閉幕的2018中國印刷業創新大會,在行業中刮起智能化建設的勁風。智能制造、互聯融合,創新激情、榜樣帶動,大家都深刻認識到“不改變,無意義”,也都開始積極思索自身的升級發展之路。

  “精益生產路艱且長,既然自動化、智能化可減少人員參與,能否不用搞精益,彎道超車,直接上智能化?”針對此種想法,親歷智能化實踐的上海紫丹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陸衛達演講中提醒大家,沒有捷徑可走,精益生產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

  其實,嚴格來說,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并不是企業升級的兩個階段,而是不同層面的兩件事情。精益生產是生產管理方法,而智能制造是制造過程實現的技術方法,如網絡化、數字化都是服務于精益的技術手段。

  在這重定義上理解兩者的關系,可以說精益生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沒有精益生產,智能制造難以更好實施;而智能制造也可以讓精益生產更好、更規范地實現。

  充分理解與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夯實精益生產這個基礎,可以說是通向智能制造的“捷徑”與“竅門”。而創新大會上的印企樣本,也確實是在精益生產的基礎之上,起步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的延伸與應用。

  以雅圖仕為例。2007年,雅圖仕引入精益生產,派100多人團隊到日本取經,同時請日本精益顧問來廠現場指導、推進改善;2012年,推出精益重組再生計劃,逐步摸索出一條具有雅圖仕特色的精益生產之路。

  在此基礎之上,2013年,推進自動化;2015年,引入排產系統;2016年,開啟自動化連續流生產;2017年,協作式機械手進入生產環節。

  到2018年,雅圖仕啟動ERP升級,構建精敏生產模式(精益+敏捷)。可以看到,智能制造幫助精益生產更規范地實現,雅圖仕已初嘗成果,正在從質量、成本、效率上根本解決“快速反應”,達到定制化、柔性化制造目的。

  雅圖仕的歷程提醒業界,在實施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最大的“黑洞”就是一味上機器人等硬件設備、上信息化軟件,忽略了基礎管理提升。如此看來,在印刷企業邁向工業4.0的進程中,亟需補課的,是用精益管理理念與方法,梳理并優化企業內部流程,夯實內部管理基礎并不斷升級。

  走向智能化建設之路,精益生產不是可選項,而是實實在在的必選項。


推薦專題

2020科印傳媒活動

以會凝智,以展聚力。...[詳細]

展望數字包裝發展

《2022年數字印刷在包裝領域的增長報告》的...[詳細]

2019科印游學

科印游學起始于2007年,經過十多年的資源積...[詳細]

推薦
  • 資訊
  • 技術
  • 文庫
  • 專欄
古装成人版三级在线播放,体验区120秒无码爱视频,操幼女精品,三级片网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