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海新通聯包裝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IPO成功過會整整2年過去了。上市2年,新通聯市值不斷增長、在國內乃至國際的市場版圖不斷擴張。繼設立上海、無錫、蘇州、蕪湖、重慶、武漢等多個生產服務基地之后,2016年9月,新通聯設立全資子公司新通聯(香港)有限公司,負責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2016年10月又將觸角延伸至東南亞,設立新通聯包裝(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邁出海外業務拓展的第一步,新通聯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正式起航。 新通聯正式成立于1999年,秉承“設計領先,量身定做,服務領先”的經營理念,新通聯專注包裝行業,從原先不足100人、年銷售額800多萬元的小廠發展為現在1100人、年銷售額近6億元的上市企業,成功實現了從傳統的包裝產品制造型企業向集木包裝、紙包裝、發泡、塑料袋加工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化的新型包裝企業轉型的目標。 2015年5月18日,新通聯在上交所上市,之后連續15個交易日新通聯股票漲停。但在這之前,新通聯曾經歷了多個“命懸一線”的節點。 新通聯的前身是一家木器廠,本來只做木托盤,即在大型工業商品運輸中,擱在紙盒里商品下的那個產品。20世紀90年代末,從父母手中接過衣缽的“創二代”曹文潔大膽轉型,制定企業規范化管理標準,使新通聯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ISO9000的木托盤和木箱制造企業。隨后,又在生產木托盤的基礎上,向“木托盤+紙箱”包裝組合拓展,使公司銷售額節節攀高。“時刻要有危機感,要不斷創新”,新通聯董事長曹文潔曾在一次會議上如是表示,若是沒有一次次危機時的轉型,也許不會有今天的新通聯。 無論做哪類產品,關鍵是要有靠譜的大客戶,最少也要有一家,因為靠譜的大客戶不僅能帶來穩定的業務,而且在市場波動時更為可靠,就如裕同有富士康、吉宏有伊利。而在新通聯的客戶群中,世界500強企業比比皆是,比如日資企業在華東地區的理光、富士施樂、三菱重工、三菱電梯、富士通將軍、日立等都是新通聯的重要合作客戶。而之所以能贏得這些客戶,乃是因為新通聯對質量的完美負責及認真堅持的服務態度,也許下面這個案例最能說明。 2006年,日本的柯尼卡美能達公司在無錫設立工廠,其供應商不堪忍受十分苛刻的質量要求,紛紛放棄;曹文潔卻知難而進,不顧公司上下的反對,負債接下柯尼卡美能達業務,而后頂著幾百萬元的退貨壓力,在柯尼卡美能達技術人員的支持下,努力攻關,提升內部管控水平,最終質量水準遠遠超出客戶要求,同年實現100%增長,收入達到1億元。 這次成功對于曹文潔和她領導的新通聯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轉機,它成功樹立了新通聯的品牌形象,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當客戶提出需求時,我們站在客戶的角度替他們思考,就能得到他們的依托,他們就會把訂單給你。你利他時,就是利己,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大”,擁有純粹之心,了解自然之道,這就是女企業家曹文潔的人生哲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經歷了重重考驗后,新通聯踏上發展快車道,除主營業務輕型瓦楞包裝產品與重型瓦楞包裝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外,還為客戶提供“整體包裝解決方案”的一體化服務。
|